复读当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,不管是起因、经过、还是结果,都很艰难,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的。
父母亲友的百般阻挠,让我几近动摇。他们问我,为什么就认为接下来的一年一定会努力,为什么接下来的努力就一定保证可以成功。这确实问倒我了,我给不出答案,但我确实知道,这稀烂的成绩就是我去年的水平写照。语文三年没有好好写过作业,数学几乎放弃,英语不好好背单词,历史一个劲刷正确率比较高的选择题,不自量力选了对于我这种理科跛足人来说是天坑的化学,选择了期望不背就可以在考场上答题如流的政治……这些都是我失败的原因。最终我只能收到一张公办本科末流院校调剂专业的录取通知书。
父母失望的眼神,与同学间的差距,都直接让我把这次高考的失败无限放大。压力确定很大,可我不顾太多,毅然丢下了所有的包袱,只身前往广州,来到了中科全程,踏上了自己的复读之路。
我不喜欢过于吹牛什么的,但我确实喜欢中科。首先是有比较多自由自习的时间,可以让自己整理笔记,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地方,有针对性的去请教老师,查缺补漏。之前的学校就把每一分钟都排的很满,过于强调一致性,缺乏灵活性。
还有就是老师。篇幅有限,只说语数英老师。语文陈老师的讲课方法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,特别重视板块和专题复习。我之前根本没怎么学过语文,觉得语文这个科目能放就放,不用写作业也能拿分什么。经过了系统的复习我才知道语文也是要努力的一个学科。陈老师会每天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,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,不会的自己课外再加强训练,这确实对我提高语文成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我的语文分数从去年的113提高到了今年的125分。数学刘老师就更不用说了,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讲授。我数学基础极为薄弱生,这一年好像全在学新知识,而且老师很有耐心,连一些我自己都觉得很无语的问题他也同样给我耐心解答,这才让我的基础有了不错的提升。英语齐老师更是在意基础了,引导我疯狂背记单词,盯着让我有事没事就拿出来背背看看,这也让我英语考出不错的成绩。
借这机会,我也想再次强调,复读就是得从基础开始,最忌好高骛远。
复读中避开哪些坑呢?
首先是身边同学的“影响”。当自己很累的时,看到还有同学在教室里面学,你会难受吗?你会扛着疲惫的身躯坐在教室里面假装自己在努力吗?我的答案是不会。在我的宿舍里,总有人早上比我早起,中午晚上比我晚睡,但是我坚持我自己的节奏,该学习的时候往死里学,玩的时候往死里玩。若你只是受别人影响而强迫自己依样学习,这可能是精神内耗,要保持清醒。
其次是觅一静处。选择复读这事,除了我的铁粉,其他人我全没告诉,就是怕传来流言蜚语会影响我。我甚至为了脱离东莞这个过于熟悉的生活圈选择了广州,最大程度避免生活圈与熟人重合的可能,好让自己能有一个比较友好的环境完成我的目标,成功上岸。
再者别太在意每次成绩。复读期间堂测、周测、月测,反复地测。成绩优秀时自己高估自己,成绩不好时又怀疑自己,这些都是很不对的,都会影响学习激情。我们的复读时间才多少天?珍惜时间就是王道。我们要迅速从这些情绪中抽离出来,进行下轮的学习。反正我一直对这些小测的成绩挺淡然的,我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了所谓的985线,虽然确实开心了一小会儿,十分钟之后,我又马上的去好好的学习了。这个又不是高考的成绩,没什么好骄傲的。还有一次考的特别差,居然只考了400多分,语文英语都没有上100分,我确实难过了两三天,但最后也迅速地调整过来,及时对症下药,快马加鞭的投入学习,把试卷一点点吃透,不理解的知识点提取出来问问问,在下一次的考试,终于又发挥出了自己真正的水平。
总之,复读一定不简单,这个要作好心理准备,不管是身体,还是精神。如果你真的有足够大的决心,那就来吧,反正人生那么长,多来一年又怎样。复读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,出发吧,成功在彼岸等着你。